净化车间(洁净室)的设计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,以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洁净度等级和其他功能要求。以下是设计净化车间时必须遵循的主要规范和标准:
国家标准
- GB 50073-2013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这是中国现行的关于洁净厂房设计的标准,涵盖了从总体布局、工艺布置到空气净化系统等各个方面的要求。规定了不同级别洁净室的设计参数,如空气洁净度等级、温湿度控制、压差要求等。
- GB 50457-2008《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针对医药行业的特殊需求,规定了制药企业洁净厂房的设计要求,包括生产工艺布局、设备选型、空气净化系统、给排水系统等内容。
- GB 50687-2011《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》适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的洁净用房设计,明确了食品生产环境中的卫生要求、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设施配置。
国际标准
- ISO 14644系列标准ISO 14644-1:2015《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:按空气中粒子浓度划分的洁净度等级》:定义了空气洁净度的分级标准,从ISO 1到ISO 9共九个等级。ISO 14644-2:2015《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2部分:为证明持续符合ISO 14644-1的测试和监测规范》:提供了验证洁净室性能的方法和程序。ISO 14644-4:2001《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4部分:设计、施工和启动》:指导如何设计、建造和调试洁净室。
- 美国联邦标准209E (FS 209E)虽然已被ISO 14644取代,但在某些地区仍然被引用。它将洁净室分为Class 1至Class 100,000五个等级,对应不同的颗粒物浓度限制。
具体设计要点
1. 总体布局与分区
- 功能分区: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划分不同洁净级别的区域,并设置相应的缓冲间、风淋室等过渡空间。
- 人流物流分离:避免交叉污染,确保人员和物料进出路径独立且有明确标识。
2. 空气净化系统
- 过滤器选择:根据洁净度要求选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(HEPA)或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(ULPA),并合理布置在送风口和回风口。
- 气流组织:通常采用上送下回的方式,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均匀,减少涡流区和死角。
3. 温湿度与压力控制
- 温度湿度控制: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,一般要求温度在20-25℃之间,相对湿度在45%-65%范围内。
- 正压差管理:通过调节送风量和回风量维持不同洁净区域之间的适当压差,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高洁净度区域。
4. 照明与电气系统
- 照明设计:提供充足的照明,一般要求照度不低于300lx,对于精细操作区域则需更高(如1200lx以上)。使用无尘灯具,避免积尘。
- 应急照明:设置应急照明系统,确保在停电情况下仍能安全疏散。
5. 地面与墙面处理
- 地面材料:选用防滑、耐磨、易清洁的地面材料,如环氧树脂地坪或PVC地板。
- 墙面材料:采用光滑、无缝隙且易于清洁的材料,如彩钢板、不锈钢板等,减少灰尘积聚点。
6. 门与传递窗设计
- 自动门:选用密封性好、开关灵活的自动门,减少外部污染物进入。
- 传递窗:在不同洁净等级区域之间设置带有高效过滤装置的传递窗,用于物料的安全传递。
综合考虑
在设计净化车间时,除了上述具体的技术规范外,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:
- 可持续发展:尽量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,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。
- 安全性:确保所有设施符合消防安全要求,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紧急疏散通道。
- 维护便利性:设计时应考虑到日常维护和检修的需求,预留足够的检修口和通道。

总之,净化车间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多学科协作,确保最终建成的设施既能满足生产工艺需求,又能长期稳定地运行。在整个过程中,务必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,确保设计合理、施工规范、运行安全。
本文由中净国际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,原文地址:http://www.qqbake.cn/cjzx/911.html
上一篇:如何设计一个净化车间?
下一篇:净化车间平面布局设计要点?